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建筑结构与桥梁结构工程重点学科“九五”期间建设总结

发布日期:2015-12-01 发布者: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点击数:

建筑结构与桥梁结构工程重点学科“九五”期间建设总结

一、项目形成及项目建设总体目标与内容简述

    建筑结构与桥梁结构工程重点学科是根据我省经济建设的需要,面向福建省的支柱产业——建筑、建材业和基础产业——交通业,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解决土建结构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而确定设立的建设项目。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要使学科成为福建省土建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使学科的实验设备基本达到现代化水平,科研上水平、出成果,并建成一支造诣深、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学科的总体水平要达到国内地方大学的一流水平,各研究方向的科研能力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其中组合结构与预应力结构的研究达到国际水平。

    “九五”期间本项目计划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和引进并举,努力建设一支职称、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力争在学位点建设方面取得突破,尤其是博士学位点;积极开展科研与科技开发工作,为本省经济建设服务,力争取得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建成国内高校一溜水平的结构工程中心实验室;加强海峡两岸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积极主办全国性以上学术会议。

二、项目管理运行机制及效果简述

本项目的建设是在分管校长领导下,由“211工程”办公室负责项目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学科成立了以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为首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实行院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

为使本学科建设项目的实施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学院先后邀请了同济大学项海帆院士、大连理工大学赵国藩院士、东南大学吕志涛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沈世钊院士等国内著名结构工程专家对本学科的建设目标、建设规划和具体建设项目进行咨询和指导,对推动本学科的建设以及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经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讨论决定,“九五”期间本项目在实验设备上重点建设电液式伺服加载系统,以解决当前土建结构在拟动力和拟静力试验方面的科研难题。通过建设,使学科的实验设备基本达到现代化水平。对该设备的购置严格按照专家论证、学校审核、上报审批、招标采购、安装验收等程序进行,前后进行了二年半,先后对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和我国的电液式伺服加载系统进行调研和比较,聘请了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华南建设学院等试验专家对厂商进行考核和谈判,最后确定购买美国MTS公司的伺服加载系统设备。设备确定后,又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基建项目按照规定的基建程序办理立项报批和开工报建手续,通过招标、评审,最后确定施工单位并签定施工合同,工程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学科还与学校签定了《福州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计划任务(责任)书》,明确了本学科建设的权益和责任。

三、项目建设总体目标与内容完成情况简述

    通过“九五”期间的大力建设,本项目原定任务均已圆满完成,部分指标超出了原定计划。学科现已形成“现代预应力结构”、“组合结构”、“高性能混凝土”、“现代桥梁结构”以及“结构防灾减灾与结构监控”5个稳定、各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并以“组合结构”与“现代预应力结构”为主要研究方向;在学位点的建设和培养高层次人次方面,完成了预期的建设任务和目标。

    五年的建设使本学科在土建结构工程的应用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推广方面处于我省土建领域中的学术主导地位;学科的研究课题与社会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科长期持续承担着国家部委和省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显著的成果;学科建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学科还建成了国内高等院校一流水平的结构工程中心实验室。

四、具体指标及实现情况简述

    “九五”期间该学科建设具体指标是:培养5—7名50岁以下的正教授,8—10名45岁以下的副教授;提高学术梯队的学历层次,使学科的硕博士学历比例占80%以上;积极选派青年骨干出国进修、访问,积极引进博士和留学归国人员;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每年招收硕士生15名左右,扩大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合作单位;争取2000年申报“结构工程”博士点和“桥梁与隧道工程”硕士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5—8项,争取获省部级以上奖3—5项;每年发表论文30—40篇,其中全国一级以上刊物8—10篇;主办全国性以上学术会议3—5次;建成结构工程中心实验室,购置先进的伺服加载结构试验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等设备;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并扩大学术交流的领域,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通过“九五”期间的大力建设,该学科原定任务均已圆满完成,部分指标超出了原定计划。

    学位点建设和高层次人次培养方面:2000年申报成功“结构工程”博士点和“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硕士点,为该学科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该学科5年共招收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66名,已培养毕业博士生3名,硕士生33名。

    梯队建设方面:引进特聘教授2名,培养和引进50岁以下正教授5名,45岁以下的副教授6名,年轻教师的博士学位比例达30%,硕士学位占65%以上,选派青年骨干教师2名分别赴日本长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另有3名在国内攻读博士学位(北京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以及同济大学)。学科现有教授1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比96年增加6名,副教授16名,比96年增加5名;学科中有博士学位12名(不含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4名),硕士学位23名,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人员占到89.7%,比1996年增加30.1%;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名,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名。通过建设,学科的学术梯队年龄、职称结构合理,趋向年轻化、高学历化。

科研方面:“九五”期间,共获科研经费1574万元,其中国际合作澳大利亚国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合作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霍英东教育基金1项,国家教育部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1项;通过省部级鉴定11项,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教委教研教改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建设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产生的经济效益达4000多万元;出版专著12部,发表论文450余篇,其中全国一级以上刊物45篇,被EI、SCI收录27篇。

    改善教学科研条件方面:投资近850万元建成了设备先进的结构实验中心,购置了先进的数据采集系统和美国MTS公司伺服加载系统等设备,大大改善了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条件。

    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1996年主办了“全国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学术研讨会”,1997年主办了“钢与砼组合结构学术会议”及“第三界海峡两岸都市规划会议”。聘请了美国黄东洲教授、英国肖勇教授为我校兼职教授,每年到该学科作1—2个月的科研和学术交流工作;聘请浙江大学董石麟院士、澳大利亚大学Zhao Xiaoling教授、日本九州大学彦坂熙教授、长崎大学冈林敏隆教授、清华大学郭彦林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为福州大学兼职教授;邀请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教授不定期作促进本学科发展的学术报告,共计30余场;与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学院(FIU)合作的桥梁损伤鉴定和桥梁评估课题正在进行中;与日本九州大学、长崎大学建立了长期科研合作关系,进行钢管混凝土拱桥抗震与桥梁车辆振动研究。该学科已设立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内核心期刊《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学报的福州大学分编辑部;完成了创办“钢与组合结构”学术刊物的前期准备工作,并使之逐渐发展成为组合结构领域中的核心期刊;另外,由台湾曹奋平先生长期提供的“曹挺光”奖学金授奖范围也从10人/年扩大到16人/年。

五、建设经费到位及使用情况

    “九五”期间,实际到位建设经费共计1164.08万元,其中省政府投入928万元,学校自筹236.08万元;截止到今年4月已完成投资1066.95万元,其中用于设备购置805.34万元,用于实验室改造及维修176.4万元,用于梯队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85.21万元。

六、建设成果效益及标志性成果

    建筑结构与桥梁结构工程重点学科通过“九五”建设,已建设一支具有国内较高水平、结构合理、以高职称、高学历、中青年骨干为主的学术队伍,成为福建省土建领域的重要科研中心,具有国内高等院校一流设备的结构工程中心实验室。五年来,该学科通过省部级鉴定的科研成果共有11项,其中,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该学科在直接为本省经济建设服务,将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工程实际方面成效显著,“九五”期间,承担了省内高等级路桥工程、高层建筑以及其他工程的科研、设计、施工监控、旧桥鉴定和结构实验等大量工作,累计产值3000多万元。

    标志性成果:

2000年“结构工程”博士点申报成功。

建成达到国内高等院校一流水平的“结构工程试验中心”。

“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受力特性研究”1998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斜拉桥塔梁固结区与斜拉索锚固区受力特性研究”1999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软基的研究”1999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钢纤维钢筋高强混凝土受压受弯构件受力性能研究”2000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厦门海沧大桥西航道桥连续刚构弯箱梁结构分析与模型实验研究”2000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土建类专业计算机辅助毕业设计的实践”2000年获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发展思路

    经过“九五”期间的建设,本学科在科研队伍及实验室建设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使学院的整体办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也获得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学科建设的关键,采取“特聘教授”的方式是解决这一关键的重要方法之一。本学科二位年轻博导的加盟,大大加强了本学科的科研队伍建设,他们带来的研究成果、研究课题、博士助手以及勤奋的工作作风、创新的思想意识更是学科的宝贵财富。

    2、要积极开展对外的交流,与国外的高等院校保持长期的合作是通过学科科研水平的有效途径。本学科近年来与日本九州大学、长崎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学院、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大学等均有合作关系,不仅仅是互访,更重要的是课题的合作和人才的联合培养。对本学科的建设起了很大的帮助。

    3、要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九五”期间,学科先后送出9名年轻硕士到清华、同济、浙大、西南交大、香港理工、日本长崎大学等国内外院校攻读博士学位。他们的学成归来,对学科梯队的建设和科研水平的增强灌注了强大的生命力。

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院在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1、目前学科所承担的高级别、重大科研项目仍然偏少;获得的高级别奖项也偏少。

    2、投入学科建设的资金还不足,影响了建设项目的进度和效益。

    3、学科的基础设施建设“欠帐”太多,急需二期建设继续投入,使教学科研条件进一步改善。

    对今后“十五”建设的发展思路有以下设想:

    1、梯队建设方面:加强学术带头人的培养,要更年轻化;提高学术梯队的学历结构,博士学历比例占40%,硕士学历占60%。

    2、学位点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划:继续做好学位点的申报工作,在2001年申报“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硕士学位点,2002年申报“市政工程”硕士学位点;2007年前申报“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

    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在“十五”期末,研究生在校生的规模力争达到200人;继续扩大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数量保持在每年30~40人,不断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高级技术骨干。

    3、“十五”期间拟通过省部级鉴定5~8项,获省部级以上奖5~7项,每年发表论文50~60篇,其中国际期刊和全国一级以上刊物15~25篇。在我校主办全国性以上学术会议2~3次。

    创办“钢与组合结构”学术刊物,使之逐渐成为组合结构领域中的主要核心期刊;建立省级“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使本学科成为福建省土建领域的权威科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