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福州大学“十五”“211工程”凝聚态物理化学基础研究及应用

发布日期:2015-12-01 发布者: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点击数:

一、本项目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一)本项目建设概况

1、本项目“十五”“211工程”的建设目标

在长期研究基础上,突出凝聚态材料的体相结构和表面状态与材料及技术的关联,加强基础研究,力争在理论上获得重大突破,从而指导新材料研制和新技术发展。结合我们长期坚持的理工结合特色,瞄准当前的几个重点新材料和新技术,以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研制和发展新材料和新技术。重点发展光催化及其相关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方向,实现2-3个新材料的产业化,使福州大学成为我国凝聚态新材料与新技术的重要研究力量,能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的重大攻关项目,推进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申报和建设,成为培养该领域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为我国和我省国民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2、本项目“十五”“211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

(1)结构化学研究方向

坚持结构化学研究现有的特色和优势,继续开展多核环状与多核网状配合物、有机—无机超分子化合物、金属氧团簇和固体功能材料的合成方法与合成规律研究,从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着手,在表面与体相、静态与动态、实验与理论等相结合的研究方面,加强结构分析方法和结构化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深入和系统地探索分子结构规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分子组装与功能性,揭示物质的构效关系,为新型的光、电、磁性材料等的研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作用,并促进高素质的博士和硕士的培养,拟每年发表论文20篇以上(其中SCI收录15篇)。建设福建省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抗癌光敏剂和光记录介质材料;研制开发新型的光电磁晶体材料。建设酞菁类CD-R光记录介质,气敏材料与元件生产线和供临床用酞菁锌抗癌光敏剂中试生产线,加强和完善结构分析实验室和合成实验室。

(2)光催化研究方向

在现有基础上将光催化研究所建设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的光催化研发中心和光催化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使光催化基础研究、技术工程化和成果转化综合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尤其在新型光催化剂的研制、光催化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及其产业化实施方面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具备参与光催化技术国际竞争的实力和水平。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完善和扩大国内的产学研联合体,推动光催化技术广泛应用,促进我国绿色能源开发和环境污染治理水平的提升。具体建设任务为:

建成面积400平方米、有价值1600万元先进研究设备和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光催化基础研究及光催化产品开发研究实验室;在现有科研队伍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和从国内外引进2—3名高层次光催化科研人才,建立一支具有15名固定人员、梯队合理的高素质研究队伍;达到每年能培养10左右博士和硕士生的人才培养能力;形成国内最大的光催化高技术研发基地,使整体研究水平保持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

在TiO2基半导体材料的表面结构及光催化微观机理的探索、高量子效率及高可见光利用率新型光催化剂的研制、光催化新应用领域开拓等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一些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每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15篇,申请国家专利1—2项。

建设一座1300平方米、自动化程度高和设备先进的可用于新型光催化剂、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光催化自清洁抗雾玻璃和光催化自清洁抗菌陶瓷等多种催化产品工程化及生产技术中试研究的综合性厂房。

完善光催化“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的建设。对中试技术成熟的光催化剂、空气净化器和光催化自洁陶瓷等光催化产品实施大规模产业化,并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已开发成功的光催化自洁抗雾玻璃和光催化环保涂料研究成果进行后续的工程化研究和工业中试,力争推向市场并实现向产品的转化。

争取有两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3)量子化学研究方向

在固体及表面量子化学研究领域现已形成的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重点深入开展固体表面反应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使之在该领域的学术创新水平、对表面功能材料性能预测和分子设计的应用能力方面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并使该研究方向成为国内开展固体及表面量子化学基础及应用研究的重要基地。主要建设任务是:

完善并扩建适于固体及表面反应复杂体系和复杂过程研究的、先进的计算研究实验室。

进一步加强固体表面功能化合物电子结构计算方法研究,提出表面反应态的新计算方法并进行相关程序的开发。

通过簇(纳米团簇及大分子)与平板模型(无穷结构的固体及表面)相结合的方法,提出碳纳米管和纳米催化材料尺寸效应规律以及某些金属化合物表面态及吸附态的电子结构研究结果。深入开展表面反应机理研究,结合在研的国家基金和省重大科研项目,在揭示固体表面及反应过程的轨道作用本质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并提出以固体表面轨道相互作用为特色的研究固体表面及反应的新理论方法。拟年均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篇,其中SCI收录10篇以上,并争取获得一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进一步加强学术队伍建设;进一步开展国内(包括港台)及国际学术交流,吸引优秀人才,提升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培养水平和能力。

(4)软物质介观体系研究方向

软物质是现代凝聚态科学的前沿领域,两亲分子的构筑、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是软物质介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刻认识自然界丰富多彩的自组织现象的本质原因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这类分子有序组合体是众多高新技术应用的基础。本方向在新型gemini两亲分子合成与特性规律研究已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新型(包括gemini和功能性)两亲分子的自组织规律研究,在分子有序组合体的构筑、结构与功能、转化与调控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上达到国内先进、国际上有影响的水平。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特色,开展新型两亲分子在金属缓蚀、流变调节、介孔材料设计合成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上有影响的水平,奠定在高新技术中应用的基础。每年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8—12篇。

建设结构合理的强有力科研队伍,加强学科交叉与渗透。加强实验室建设,在现有仪器设备基础上,建立激光光散射、电化学、微量热等现代实验手段。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队伍和实验室建设,将其建成国内先进、国际上有影响的软物质介观体系研究单位,每年培养高素质硕博士4—5名。

3、本项目“十五”“211工程”建设总投资及使用情况

本建设项目“十五”期间拟安排2200万元建设资金,其中中央专项资金625万元(国家发改委312.5万元,国家财政部312.5万元),省政府配套资金145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125万元。资金用途如下:

购置仪器设备:1750万元

实验室建设与改造:50万元

信息资源建设(含网络建设、图书资料、数据光盘、国际文献资料检索查询费等):150万元

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等:250万元

(二)本项目“十五”“211工程”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1、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以及具体指标

队伍建设方面:“十五”期间从国内外引进高级人才6人:李朝晖(美国圣母大学,博士后),吴棱(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王心晨(香港中文大学,博士,闽江学者计划引进),郭永榔(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付凤富(日本,教授),孙建军(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目前这些引进人才中的4人被聘为教授,2人聘为副教授。他们已承担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任务,在科研和学科建设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人才培养方面:“十五”期间共培养博士毕业生27人,硕士毕业生114人,目前在学博士生36人,硕士生105人,博士后2人,有3人获得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另有17人获得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学科建设方面:2005年通过国家科技部“光催化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国家教育部“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的专家立项论证,目前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这两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的立项建设不仅标志着科研整体实力水平,也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以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为主要依托力量的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于2003年申报成功。

科学研究方面:“十五”期间共获得科研项目223项,总经费7746.8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510万元,2项为重点项目),国家发改委攻关项目1项(3060万元),国家科技部项目2项(600万元),福建省发改委项目6项(660万元),教育部重点项目4项(92万元),高等学校骨干教师项目9项(155万元),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项(195.5万元),福建省科技厅项目17项(1135万元)。与解放军有关部门和企业合作项目8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SCI、EI收录论文400多篇。“十五”期间共获得各种奖励8项,其中2002年“固体超强酸型高效光催化剂的研制与中试生产技术开发”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同年“固体超强酸光催化剂的研制及其在空气净化器中的工业应用”获得化工协会科技成果一等奖,2003年“固体超强酸光催化剂的研制及其工业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钼(钨)硫异核或纯核簇的集合、结构和性能研究”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5年“蔬菜中农药、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金属残留的快速低成本检测仪器和方法的研究” 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取得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有25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3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其中光催化剂及其应用产品在国内外存在巨大的市场和经济效益,产业化实施仅4年多,已累计新增产值近5亿元、新增利税5000多万元、创收外汇900多万美元。

条件建设:目前在旧校区拥有约3625m2的研究室(包括基础研究实验室和中试实验室)。新校区化学化工研究大楼(06年6月交付使用)共18134 m2,其中物理化学学科占有面积4380 m2,加上留在旧校区的光催化中心大楼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约3400 m2,大幅度增长了科研用房面积。“十五”期间购置了2111.4万先进仪器设备,大大改善了科研条件。

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外5个实验室(日本大阪府立大学工程研究院、日本国立先进工业技术研究院环境处理技术研究所、法国里昂第一大学有机催化实验室、法国里昂化学物理电子高等学院表面金属有机化学实验室、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水处理实验室)和国内6个(香港中文大学余济美教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光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光催化实验室、北京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分析中心、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纳米材料研究室)实验室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协作关系。聘请4人为我校兼职教授,他们的研究工作涵盖创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和产品开发各个方面。

2、建设资金到位、使用、完成及管理情况

“十五”期间,本项目实际到位建设经费2230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625万元(国家发改委312.5万元、国家财政部312.5万元),地方政府专项资金1480万元,学校自筹配套资金125万元。截止到今年2月已完成建设经费2230万元,其中用于购置仪器设备2111.4万元;用于实验室改造与维修75.6万元;用于图书资料、学术交流、人才引进和培养等共计43万元。

本建设项目在资金的管理与使用上严格按照《福州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每年根据学校制定的经费预算,制定本建设项目的年度实施计划,经校“211工程”建设办公室核准后执行。本项目在经费执行过程中,由“211工程”办公室、监审处和计财处共同监督,计财处负责财务核算,专项经费由项目带头人审批,超过10万元的还需报分管校长审批。经费开支情况定期(一般为半年)在本单位公布。“211工程”建设专项经费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单独核算。

3、仪器设备购置(调整)、使用及管理情况

“十五”期间,本学科购置了包括X射线单晶衍射仪、时间分辩荧光光谱仪、紫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网络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毛细管电色谱仪、高效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大型仪器设备共计2111.4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共40台套,共计1732.27万元。仪器设备自安装以来,运行正常,开机时数大多超过设计指标。

本建设项目在仪器设备购置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国家、省有关“211工程”建设的管理办法和《福州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条例》、《福州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执行,对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或单批量在10万元以上的设备购置严格按照专家论证、学校审核、上报审批、招标采购、安装验收等程序进行;仪器论证工作请校资产处、211办、监审处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予,做到了公平、公证和公开。严格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由专人维护和提供必要的操作规范,在使用过程中适时做好仪器设备使用、维护的各项记录。

二、本项目“十五”“211工程”建设效益分析

(一)本项目“十五”“211工程”建设成效

(1)光催化研究方向

通过“十五”建设,已经发展为福建省光催化技术工程中心,省部共建光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总体水平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已经形成了15人年龄、职称合理的科研团队,每年可具有培养15人硕士、博士研究生和20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人才培养能力。基础研究水平快速提高,2005年在国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实现了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和自洁陶瓷产品的产业化,相关企业发展前景良好;陶瓷绝缘子正在进行产业化实施,与解放军几个部门的合作从预研阶段向装备应用方向发展。实验室建设获得快速发展,具备了国内一流的科研条件。与日本、美国、法国和香港、科学院及浙江大学等国家的地区实验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行联合培养研究生和学术交流。自清洁陶瓷和空气净化器科研成果在福建省的产业化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十五”期间共培养博士毕业生3人,硕士毕业生18人,目前在学博士生20人,硕士生15人。科学研究方面“十五”期间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科技部科技专项1项,省级重点和重大项目20余项,与解放军有关部门和企业合作项目8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在国外重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8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取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9项,正在申请的发明专利21项;有6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其中有3项已经实现产业化转化;拥有1500m2的研究室(包括基础研究实验室和中试实验室),1500万先进仪器设备;与国外5个实验室和国内6个实验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协作关系,聘请兼职教授4人。

(2)量子化学研究方向

针对固体及团簇表面反应的本质问题—即表面反应电子态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率先提出了表面活性态理论新概念,通过首创晶体轨道相互作用的键向量分析方法,使得研究固体表面反应的轨道本质成为可能。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下,针对一系列过渡金属氧(碳、氮)化合物固体及其修饰表面反应开展了研究,取得了一批很有意义的新结果,并在纳米管材料的尺寸效应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首创性的成果。

已购置相应的大容量计算机,基本建立了一个适于固体表面复杂体系研究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计算研究实验室;五年间共完成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个省重大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省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的研究任务;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72篇,均为SCI收录,其中影响因子大于2.0有17篇,取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共培养博士5人,硕士6人,博士后2人,其中1人获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另有3人获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人获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一个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团队初步形成。在学术交流合作方面,出席国际会议3人次,其中大会报告3人次;全国性会议11人次,其中大会报告6人次。在此期间,先后与台湾大学(2人次)、台湾淡江大学以及香港科技大学和中文大学进行了学术交流。

(3)结构化学研究方向

继续开展具有新颖结构的功能性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簇合物)、低维固体功能材料和有机-无机高聚物功能材料及其超分子化合物等的合成方法、合成规律和结构化学研究,探索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加强对高性能纳米功能材料、金属酞菁系列配合物、两亲分子聚集体功能材料的研究,探讨其在抗癌、光记录介质材料和气敏材料等方面的开发应用,已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如1997年被国家科委列入“十个创新药物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的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立项研究以来,现已提供一种具有临床前试验价值的新型抗癌光敏剂,并显示了在抗癌方面很好的应用前景,最近将进行相关鉴定。涉及功能材料在能源和环保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应用方面也取得可喜的成果。此外,我们还率先设计以及将磁等微扰的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方法引入配合物(或簇合物)的研究,建立了结构分析与表征的新方法。在结构与性能的相关性的研究基础上,在功能性化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规律及应用方面,取得可喜的成效,建立了福建省功能材料研究中心。五年来,本研究方向共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基金、省重点攻关和省基金等科研项目30多项;发表论文125多篇(其中SCI刊物120篇,国外刊物51篇),获中国发明专利等3项。

(4)软物质介观体系研究方向

首次完成了2个系列gemini表面活性剂在庚烷和氯仿中的自组织研究,包括聚集临界浓度、聚集体结构、增溶水能力、反胶团内核水结构等。首次开展了gemini表面活性剂和其它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反胶团化研究。系统考察了多个含gemini成分的正/负离子二元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的自组织,获得关于气/液表面吸附、亚相聚集体结构、水溶液中的胶团化及胶团结构、高浓度时的囊泡生成及形态等重要结果,尤其是将自组织行为与分子结构的关联获得若干新颖规律。同时发展了分子自探针等若干研究方法。提出了表面活性剂非共价键二聚化的思路。期间,获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3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和6项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其中1项重点项目);共发表论文43篇,其中被SCI收录16篇;培养硕士16名,2006年将有2名博士生毕业。

(二)本项目“十五”“211工程”建设已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1、对“十五”期间“211工程”建设已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从其水平、意义和影响等方面介绍

(1)“固体超强酸光催化剂的研制及其工业应用”于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固体超强酸型高效光催化剂的研制与中试生产技术开发”于2002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本项目研制开发成功纳米固体超强酸高效光催化剂及其工业生产技术;设计建成光催化剂的生产线投入工业生产。应用该光催化剂研制开发成功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光催化自清洁抗菌陶瓷等新产品及其工业生产技术,实现了产业化。并将该光催化剂及其技术引入国防军事和制冷家电领域的应用研究中。本项目成果填补了我国光催化技术产业化的空白,推动了我国光催化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光催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及其技术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并起到示范作用;带动了环保、建材和家电等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为国民经济开拓了新的增长点;对科技强军具有积极作用,为提高我军防化水平和核潜艇的潜航作战能力开辟了新途径;为我国光催化领域培养了一批高技术人才。光催化剂及其应用产品在国内外存在巨大的市场和经济效益。产业化实施仅4年多,已累计新增产值近5亿元、新增利税5000多万元、创收外汇900多万美元。固体超强酸高效光催化剂及其系列光催化产品的研制成功及其产业化,推动了我国光催化技术进步及其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并带动环保、建材、家电、军工、医疗卫生等众多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2)2005年福建省光催化重点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为我国光催化领域第一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福建省光催化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1年,2004年通过了专家评审,2005年被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是我国光催化领域里的第一家国家级研究机构。实验室依托单位是福州大学。实验室主任由付贤智教授担任,吴新涛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拥有一支由物理化学、工业催化、材料科学、电子学、环境科学及化工等学科人员构成的结构合理、治学严谨、勇于创新的科研团队,实验室及附属的光催化产品中试车间拥有价值近1700万元的先进的科研仪器和设备。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可见光诱导并具有高量子效率的新型光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基于分子水平的多相光催化理论探讨、负载型光催化材料的载体效应研究以及光催化技术在环保、国防和建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实验室针对国际光催化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光催化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构建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化研究三大平台,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基础研究方面,在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光催化分解的新型高效催化剂、多相光催化反应机理、外场-光催化耦合效应等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应用研究和工程化研究方面,在环保、国防、建材、家电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成果,开发出固体超强酸型纳米光催化剂、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光催化膜功能材料等一系列光催化新产品和相应的工业生产技术,并成功地实施了产业化,被国家发改委授予“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3)2005年9月由教育部正式立项建设福州大学“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于2005年9月由教育部正式立项,本实验室以提高食品质量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最终目标,从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关键问题和入世后所面临的挑战入手,采取自主创新和积极引进并重的原则,重点解决我国食品安全中的关键检测、控制和监测技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科技支撑创新体系。

本实验室的研究重点为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关键控制技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相关设备。特别针对一些我国迫切需要控制的食源性危害(化学性、生物性)及其检测技术进行系统攻关,建立关键检测技术;实施食源性疾病和污染监测与暴露评估及其健康效应的研究。通过综合示范,引导和带动地方积极参与,使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得到改善。

“十五”期间,本实验室成功申报了药物分析博士点,并与福建省体育局共建了运动医学与营养研究中心。本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获5项专利,3项福建省科技进步奖。

(4)“固体超强酸光催化剂的研制及其在空气净化器中的工业应用”于2002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工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光催化空气净化器的研制与中试生产技术开发”是福州大学光催化研究所承担的国家计委“光催化功能材料及系列产品产业化前期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的三个研究课题之一。项目采用光催化技术与臭氧氧化技术耦合,提高光催化效率,同时结合HEPA高效除尘技术和负离子技术,开发空气净化新技术。设计研制具有分解有机污染物、去除有害无机气体、杀菌和除尘等优异性能的新一代高效多功能光催化空气净化器,获国家专利,项目同时完成了成果转化,与万利达集团联合组建了万利达光催化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年产量30万台净化器的生产线并投入生产,多种型号的产品已推向市场,并出口美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香港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累计产值达2亿多元,创造外汇900多万美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产品于2002年被国家经贸委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获得2002年福建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

(5)“蔬菜中农药、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重金属残留的快速低成本检测仪器和方法的研究”获2005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项目是2001年福建省政府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核心任务之一。成功研制了蔬菜中农药残留、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铅的检测试剂及相关的快速检测技术;研制成功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FITT2001型农残速测仪、双光路有机磷农残速测仪、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速测仪,首创研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铅离子注射式快速分离富集器,研制了农残速测卡、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铅速测试剂盒;成功开发了蔬菜中农药残留、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铅速测仪、速测盒、速测卡和食品安全检测箱等十几种系列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并投入工业生产。

项目中系列高效、快速、低成本仪器的研制成功以及在全国21个省市的大力推广,为生产企业新增产值1065.5万元,新增利税454.0万元,而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方便广大蔬菜消费者、生产者的使用,也为执法者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提供便利的技术手段,使得我省乃至国家在大力推广蔬菜种植基地规模化的同时,能够加强蔬菜上市前农药残毒、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铅污染监控管理。项目实现了蔬菜有害残留的现场定量和半定量检测、筛选,大幅度改善了我国众多农贸集市的蔬菜无法全面、快速监测的不利处境,有效防止了超标农药残毒、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铅残留的蔬菜进入消费市场,极大地保障了消费者的人身安全,于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选为食品安全建设优秀科技成果展出,积极推动了我省乃至全国的“食品安全工程”建设工作。项目专利技术成果显著,已获得4项国家专利。

(6)“钼(钨)硫异核或纯核簇的集合、结构和性能研究”于2003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项目以研究具有新颖结构和作为功能材料应用前景的多核多聚钼(钨)-硫异核或纯核簇合物的结构化学为中心,包括了从1995-2001年获得的82个新颖簇合物的合成、结构分析、谱学表征、量化分析以及其中部分化合物的非线性光学、电导性、润滑剂添加剂性能和磁性能的研究结果。这些簇合物分属三个系列,第一系列为混合金属四核簇,其中开拓了国际上尚少涉及的把主族金属引入含钼(钨)立方烷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合成了[Mo3MX3](M=Sn,Pb,Sb,Bi; X=O,S)单立方烷和{[Mo3MOS3]O}2(M=Pb,Bi)氧桥偶联双立方烷等新化合物,从而使这一研究在化合物数量、系统性以及构型多样性上处于国际同类研究的前列。第二、第三系列包括了通过超分子相互作用意义上的共价键连接的严格意义上的两类多聚簇,获得了许多新颖的国际上首例的化合物,有以S和S2基为桥联的Mo6簇,[Mo3S7]的四聚体,一种直线链[WAgS4]n化合物以及由[Mo5P2O23]和Ni配合钨组成的无限网路堆积的化合物等,提出了簇单元间S……S,S……X(=Cl,I)等分子间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的概念,通过能带计算剖析其本质及其作用造成簇间电荷转移的可能,这一新的认识已得到国内外同行的普遍接受。研究还初步归纳了簇合物组成、结构与非线性光学、电学、磁学性能关系的若干规律。期间发表SCI收录的论文47篇,其中有本领域的综述论文5篇,另有7篇综述分别收录三本专著。

(7)2003年新增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在2003年全国第九次博、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中,我校凝聚态物理化学基础研究与应用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成功申报了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使博、硕士点覆盖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5个二级学科,并于2004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在该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内自主设置了食品安全与药物化学、材料化学、环境化学等三个学科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点的设立将对该学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所属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按标志性成果的重要性、水平和影响程度排序

(1)“固体超强酸光催化剂的研制及其工业应用”于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固体超强酸型高效光催化剂的研制与中试生产技术开发”于2002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2005年福建省光催化重点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为我国光催化领域第一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3)2005年9月由教育部正式立项建设福州大学“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固体超强酸光催化剂的研制及其在空气净化器中的工业应用”于2002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工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5)“蔬菜中农药、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重金属残留的快速低成本检测仪器和方法的研究”获2005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6)“钼(钨)硫异核或纯核簇的集合、结构和性能研究”于2003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7)2003年新增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三)本项目“十五”“211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九五”建设相比,本项目“十五”“211工程”建设有哪些进步和重大突破;“九五”以来“211工程”对本项目建设和水平提高以及对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本项目在“十五”“211工程”建设中更加注重以学术带头人领衔的科研团队的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高度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和青年骨干的培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进行多方位合作。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学术队伍建设仍较薄弱、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仍然偏小,特别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还需进一步加强、学科办学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学科建设的特色和优势还需进一步强化。

与“九五”建设项目相比,本项目“十五”“211工程”建设在重大科技奖励、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学位点建设以及承但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和研究基地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使本学科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得到显著加强,达到了国内高校的先进水平。自“九五”以来,“211工程”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使本学科逐步成为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以及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重大科技问题的基地,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项目管理运行机制及效果

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在“十五”期间以“凝聚态物理化学基础研究及应用”重点建设项目带动学科建设。物理化学重点学科始终注重对建设项目的管理,确定为重点学科以来,根据学校规定,成立了重点学科领导小组和重点学科工作小组。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学科带头人、行政负责人与各方向学术带头人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以及各方向学术带头人负责制(包括分割经费的使用,研究项目的组织及学术队伍的建设等等);立项论证、中期检查及结题总结制度等等。

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福州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条例》、《福州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福州大学“211工程”建设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和《福州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的要求执行,使项目建设过程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高质量。同时,积极配合学校的建设中期检查和完成验收工作,做到定期汇报。大型仪器设备的采购坚持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论证,并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安装调试完成后,组织专家进行严格的验收,并严格管理。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在2005年全省所有重点学科重新评估确认过程中,物理化学学科由于其良好管理体制和科研实力,再一次被确认为新一轮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为进一步做好本建设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档案局关于做好2004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通知》(档发[2004]8号)要求,本项目认真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及档案移交等档案管理工作。

四、本项目“十一五”“211工程”建设的设想和建议

物理化学及其应用重点学科通过“九五”和“十五”期间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科研和教学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和素质都有较大提高,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但是,要将福州大学物理化学重点学科建设成国内先进、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教学和科研中心,在“十一五”期间仍需加强建设力度。

基本思路:充分发挥已有的优势,继续坚持微观与宏观研究相结合,突出应用理科的特色,发挥理工结合的优势;继续坚持各个研究方向密切协作配合的群体优势;坚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发展两者相互促进的互动优势,使学科建设进入更好的良性循环,扩大“十一五”建设的投入产出比。具体措施是:第一,在总结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经验基础上,继续加大团队在管理机制和配套政策的改革力度,以充分发挥科研群体的合作优势和平台优势。在现有的光催化和食品安全两支科研创新团队基础上,建设好国家科技部“光催化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国家教育部“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进一步整合量子化学、软物质介观化学、结构化学和电化学四支队伍,通过凝炼研究方向和加强条件建设促进快速发展,使物理化学学科整体水平跃进到新的高度。第二,继续积极引进能带动学科发展的学术带头人,同时多方位培养青年骨干,为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第三,继续坚持应用理科的特色,更有效地发挥理工结合的优势。以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带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技术发展。继续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家相关科技研究领域发展贡献力量。第四,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优势,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建立开放的研究环境,提高福州大学物理化学重点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第五,继续把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提高学科发展的潜力,为国家和地方培养更多高水平人才。

总体目标:本建设项目主要针对我国和我省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几个支柱产业(如石油化工、环境保护、电子信息工程、农业林产化工、机械材料、医药保健等)的高新技术材料开发应用提出的重大课题为目标,形成一个既能在学科前沿的较高水平上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又能解决经济建设中重大技术问题的研究群体。继续坚持微观与宏观研究结合,突出应用理科的特色,发挥鲜明特色的理工结合的优势,将福州大学物理化学学科建设成为国内先进、国际上有影响的科研和教学中心,学科总体水平居国内地方大学一流水平,某些研究方向或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指标:在今后五年中,加强建设光催化和食品安全两支科研创新团队,同时使量子化学、软物质介观化学、结构化学和电化学四支研究队伍达到合适规模,研究实力明显加强。代表基础研究水平的科学研究论文质量明显提升,基础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一批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创造重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每年培养15名以上博士和45名以上硕士。

发展重点:

1、建设好科技部与福建省共建“光催化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福建省光催化技术工程中心”。继续开展高水平的光催化基础研究、继续开展光催化剂及其系列化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

2、建设好教育部“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继续开展食品安全领域的高水平基础研究,发展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

3、继续开展新型功能材料的应用基础及开发研究,建设好“福建省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与开发中心”,实现新型抗癌光敏剂的产业化。

4、继续加强高水平的结构化学、量子化学、软物质介观化学和电化学基础研究,尤其是金属有机配合物(簇合物)、有机—无机超分子化合物、功能性金属氧团簇、多核氮杂金属冠醚、碳簇及氮簇化合物和其它结构敏感的固体功能材料的表面和体相结构、电子结构及性能的研究;固体材料的现代结构分析方法和理论计算方法、分子设计和计算机模拟的研究;新型两亲分子合成和自组织研究;高能量化学电源制备与性能研究。使学科整体水平处于国际先进地位,带动相关应用技术的开发。

5、进一步加强物理化学学科的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

福州大学“十五”“211工程”凝聚态物理化学基础研究

及应用建设项目财务决算报告

根据国家“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十五”期间“211工程”建设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211部协办[2005]8号)和《关于认真做好我校“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验收总结工作的通知》(福大211[2005]6号)的精神和要求。我处对“十五”期间“211工程”凝聚态物理化学基础研究及应用建设项目的专项建设经费的收支情况进行了财务决算,其结果如下:

福州大学“十五”“211工程”子项目建设经费收支决算表

(2001——2006.2)

金额单位:万元

子项目名称

凝聚态物理化学基础研究及应用

子项目负责人

付贤智

赵剑曦

1、经费收入

名  称

计划经费

实际到位经费

实际完成经费

中央专项资金

625

625

625

地方政府投入

1450

1480

1480

学校自筹资金

125

125

125

合  计

2200

2230

2230

2、经费支出

名  称

设备购置

实验室改造

及维修

业务及其他

合  计

2111.4

75.6

43

3、经费结余

合  计

中央专项资金

其中地方政府资金

其中学校自筹资金

0

0

0

0

备  注:

业务及其他主要指图书资料、学术交流、人才引进和培养等。

编报单位(签章):计财处  审核单位(签章):“211工程”办公室

负责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

                                      二〇〇六年三月三日

福州大学“十五”“211工程”凝聚态物理化学基础研究

及应用建设项目财务审计报告

根据国家“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十五”期间“211工程”建设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211部协办[2005]8号)和《关于认真做好我校“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验收总结工作的通知》(福大211[2005]6号)的精神和要求,我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财务内审操作规范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校计财处的我校“十五”“211工程”该子项目财务决算报告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计,其审计情况如下:

本建设项目“十五”期间计划安排2200万元建设资金,其中中央专项资金625万元(国家发改委312.5万元,国家财政部312.5万元),省政府配套资金145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125万元。

本项目2001年至2006年2月28日实际到位建设经费2230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625万元(国家发改委312.5万元、国家财政部312.5万元),地方政府专项资金1480万元,学校自筹配套资金125万元。经费支出中用于购置仪器设备2111.4万元;用于实验室改造与维修75.6万元;用于图书资料、学术交流、人才引进和培养等共计43万元。现全部完成投资。

本项目计划经费、实际到位经费、实际完成经费以及经费结余经审核与财务决算报告一致。

负责人(签字):

福州大学监察审计处

二〇〇六年三月五日